【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水利信息化
主办: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ISSN:1674-9405
CN:32-1819/TV
影响因子:0.502513
被引频次:5641
期刊分类:水利建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甘肃依托丝路寒旱农业构建“三网融合”水利智

来源:水利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新网兰州10月10日电 (魏建军 崔琳 杜萍)“做好深度节水、极限节水,拿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甘肃方案。”甘肃省省长唐仁健表示,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结合有机质栽培和水

中新网兰州10月10日电 (魏建军 崔琳 杜萍)“做好深度节水、极限节水,拿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甘肃方案。”甘肃省省长唐仁健表示,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结合有机质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全面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将促进农业节水增效。

图为甘肃酒泉市肃州区东洞戈壁农业产业园区。(资料图) 魏建军 摄

10日,第二届中国节水论坛在“黄河之都”兰州举行。本届论坛以“节水与社会”为主题,围绕节水与社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度节水与极限节水、节水技术创新与灌区现代化、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水利投融资改革等话题展开交流和对话。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担负着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重任。甘肃也是降水量少,水资源极度短缺的省份,全省自产水资源量居全国第2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占全国的1/4。

图为位于平凉市的海升现代智能温室。(资料图) 崔琳 摄

据统计,甘肃有七成以上的面积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陇中苦瘠甲于天下,正是甘肃干旱缺水的经典写照。”唐仁健表示,缺水仍然是甘肃发展最大的难题,用水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瓶颈。

近年来,甘肃提出“深度节水、极限节水”,并出台《甘肃省节约用水条例》《甘肃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等地方性法规政策,从用水管理、节水措施、机制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出发,着力构建最严格的水资源节约保护体系。

唐仁健说,从省情和水情出发,甘肃通过保供水、抓节水、优配水、增绿水、防洪水“五水”共抓,做好深度节水、极限节水。

据介绍,甘肃还培育了以大禹节水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新节水技术企业,为实施节水行动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作为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节水灌溉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大禹节水担负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生产的重任。

大禹节水集团董事长王浩宇表示,大禹智慧水务,集成水利、道路、交通桥梁智能化建设,实现“天网”控“地网”,通过一系列“识、测、调、控”,致力于信息化软件集成打造现代农业物联网灌溉体系,并尝试在酒泉等地建立体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控制、多维显示智慧灌区。

甘肃农耕文化底蕴深厚,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交往历史悠久,通道枢纽功能明显,“相对缺水”的高寒干旱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土地资源,成为了河西走廊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殷实“家底”,也成为国内节水技术探索的“试验田”。

近几年,甘肃依托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节水装备制造产业,以园区化引领戈壁生态农业大发展,改变大水漫灌的传统生产模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说,农业用水是甘肃第一用水大户,该省正在探索实施现代节水农业综合改革示范项目,重点构建”水网”+“信息网”+“服务网”三网融合的现代智慧水利模式。目前全省已建成戈壁生态农业25万亩。如张掖和平凉的海升现代智能温室,亩产效益达到100万元,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完)

【编辑:郭梦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文章来源:《水利信息化》 网址: http://www.slxxhzz.cn/zonghexinwen/2020/1019/515.html


上一篇:智慧水务行业现状与发展机会分析
下一篇:永兴县水利局:加足马力储备“物防+人防+技防”